74年张万年在开会时怒摔茶杯,杨得志力挺:不能一直欺负老实人

你的位置:管家婆软件收费标准 > 新闻动态 > 74年张万年在开会时怒摔茶杯,杨得志力挺:不能一直欺负老实人
74年张万年在开会时怒摔茶杯,杨得志力挺:不能一直欺负老实人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在张万年同志的最后告别仪式上,他被称为:党的杰出代表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军事领袖。这些称号概括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忠诚成员、历经风雨的革命前辈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者的一生。

“军事家”这个称号的分量可不轻,在解放军历史上,除了那些打江山的老帅们,他是头一个被国家正式授予这一头衔的将领。这足以说明他在军事领域的地位和贡献得到了最高级别的认可。

在那个混乱的年代,这位出色的军事将领遭遇了不白之冤。他被调查组盯上,一查就是三年之久,这给一向正直坦荡的张万年带来了巨大的困扰,严重干扰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
好在杨得志司令关键时刻站出来,为张万年打了保票。他说话干脆,直接为张万年鸣不平:“别再查张万年了,别总挑老实人下手!”

这段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?张万年将军在革命生涯中又经历了哪些不平凡的故事?

【一、青年才俊张万年】

1928年6月,张万年出生在山东黄县的一个穷苦农家。他小时候在地主家干活,负责放牛牧羊,经常无缘无故被地主用鞭子抽打,年纪轻轻就亲身经历了地主对穷人的凶狠和无情。

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,日军大规模入侵中国,山东地区很快被占领,百姓遭受巨大苦难。张万年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残暴行径,对帝国主义的罪恶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小时候的他,心里就种下了强烈的爱国情怀,立志要让国家摆脱贫困和软弱,重新赢得民族的荣耀。可是,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压迫,他一个人力量有限,很难靠自己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。

此时,共产党在胶东一带建立了抗日后方基地,向老百姓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,同时组织并培训民兵队伍。

张万年听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后,深深觉得这个党大有希望,一定能指引中国人民走向美好未来。于是在1944年,当时才16岁的他就加入了八路军,当上了一名年轻的战士。

张万年参军后表现得特别勇猛,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,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。他之所以这么不怕死,除了平时刻苦训练军事技能,更重要的是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。正是这种思想武装,让他具备了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。

张万年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,没过多久便在辽沈战场上崭露头角。

解放战争爆发后,张万年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,从当通信班班长开始,后来又做了团里的警卫员。在多次战斗中,他三次受了重伤。

1948年5月,为了保护好张万年这样的优秀年轻人才,组织上决定不让他直接上前线,而是调派他到东北野战军四纵12师36团担任通信参谋的工作。

张万年没有直接上战场,而是在后方展现了他出色的组织策划能力。凭借这份才华,他迅速获得提拔,短短时间内连升两级,成为了36团通信股的负责人。

1948年9月,辽沈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,国共两军都盯上了锦州和锦西之间一个叫塔山堡的小村庄。这个只有百来户人家的小地方,成了双方争夺的关键。

在林总“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塔山”的命令下,张万年率领的四纵承担了最前线的防御重任,他们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,肩负着异常艰难的阻击使命。

10月10日清晨,国军的炮声打破了宁静,他们开始猛攻塔山。战场上浓烟四起,火光冲天,整个前线陷入激战。

敌人的主力猛攻我方7号阵地,所有通讯线路都被炸毁,我们与后方完全断了联系。

20岁的通讯负责人张万年看到形势紧急,心里十分着急。他多次派遣鲍兴仁、王振英、孙福家等电话兵顶着炮火冲向前线执行任务。在7号阵地,王振英先后八次成功接通电话线。最后一次情况特别危险,王振英急中生智,直接用牙齿咬住两根线头,用自己的身体当导体连接电路,成功传递了关键情报。

张万年目睹了前线战友们的艰苦,他反复请求前往7号阵地,想亲自确保与那里的联系畅通。然而,团长一次次驳回了他的申请,始终不同意他的请求。

三营与团部完全断了联系,江海别无他法,只得让张万年前去解救陷入困境的三营。

张万年带着两名通讯兵,携带着一台战地电话和一辆放线车,冒着炮火穿越阵地,一路下到白台山谷底,终于找到了失去联系的三营。他迅速将电话安装到了三营营长旁边,确保了通讯的畅通。

任务完成后,张万年没有返回指挥所,而是选择留在战斗一线。他一边确保通讯设备正常运作,一边亲自操起机枪,带领战士们抗击敌人的冲锋。

经过六天激烈战斗,塔山阻击战终于取得胜利。张万年所在的36团荣获"白塔山英雄团"称号。在这场战役中,王振英创造了"八断八接"的传奇战绩,凭借普通士兵的身份,荣获了军队最高荣誉"毛泽东奖章"。1949年,张万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,在北京西苑机场接受了毛主席、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。

【二、杨得志仗义执言,为张万年做担保】

新中国成立后,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普遍年纪大了,而且多年征战让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少伤病。因此,培养新一代的军事指挥官就显得特别关键。

当时的张万年因为表现优异,年纪又轻,才20多岁,所以被军委看中,特意安排他去对付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方土匪,以此锻炼他独立指挥部队的本事。

在南澎岛和东山岛的军事行动中,张万年通过实战锻炼,逐渐掌握了海军作战技巧,成长为当时军队中罕见的海战专家。

1958年年底,张万年来到南京军事学院进修。毕业之际,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,被评为顶尖学员,并荣获学校颁发的"五好学员"称号。

1962年11月,张万年被提拔为367团的团长。在他的带领下,这个团在军区组织的各类竞赛中屡次表现突出,成绩斐然。

1968年,张万年被提拔为第43军127师师长,这支部队素有"铁军师"之称。作为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,他率领这支精锐部队,展现出卓越的才能,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。

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老天爷好像故意捉弄他似的。

由于长期在林彪手下工作,林彪出事后他也受到了牵连。尽管他为人正直,没有参与其中,但作为重大案件的相关人员,他不得不接受组织长达三年的调查和审查。

张万年心里虽然有点不情愿,可这是军委和党委下达的任务,他只能硬着头皮全力以赴去完成。

过去,他在东北野战军的土改教育会议上,率先上台分享了自己儿时的艰辛经历,说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,一时间成为了全军学习反思的榜样。然而,到了动荡时期,他却莫名背负了“反面典型”的罪名。

1974年某天,调查组对张万年的审查还在进行,占去了他大部分工作时间。这件事让整个127师都坐立不安,部队士气大受影响,战斗力明显下滑。张万年气得当场摔碎了茶杯。

这则消息迅速在各个军区传开。当时武汉军区的司令员杨得志,作为党委的代表,明确表示:“铁军师”是党领导下的队伍。党对“铁军师”充满信心,对你们的师长张万年也是一样!既然查了三年都没有发现问题,就别再为难老实人了!

在杨得志的力保和军委内部作风整顿的双重作用下,针对张万年的审查风波慢慢平息。这位一向低调、不喜参与政治纷争的将领,终于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部队的建设工作中。

像张万年这样踏实可靠的军事将领,平时不显山露水,可一旦战火燃起,他的价值就立刻显现出来了。

1979年1月28日,邓小平访问美国时,面带笑容地对美国领导人说:“南边有个小家伙不太安分,看来得教训一下了。”

邓小平在战略上对敌人表现出轻蔑态度,但在具体战术层面,我们却对刚刚击败美军的越南军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。

我们迅速集结了数万名精兵强将,部署在中越边界线上。这支部队里就有张万年指挥的第127师,随时准备投入战斗,对越自卫反击战即将打响。

【三、越南部队声称活捉了张万年】

1968年,张万年受命前往越南溪山学习组进行考察,对越南的地形和战术有了深入了解。正因如此,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中央军委对他抱以极大期望,希望他率领的部队能像一把锋利的尖刀,直击越南要害。

1979年3月3日晚上7点,张万年突然收到一个紧急通知:由于下大雨,原计划今天到达越南某市前线的部队无法按时到位,所以对这座城市的总攻时间被推迟到了4号早上7点。

张万年此时已让原本该协同作战的二营和火箭炮营渡过河去,驻扎在了对岸。现在友军的主力部队没有前来支援,一旦敌人摸清情况发动进攻,这两个营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。

如果撤回那两个营,敌人马上就会反攻,重新占领河对岸的阵地。等他们加强了防御,我们想再打过去就更加困难了。

张万年陷入了两难境地:如果下令撤退,后续战斗肯定会有更大损失;但如果不撤,部队可能平安无事,也可能两个营全军覆没。这个艰难的决定让他内心备受煎熬,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。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,等到回过神来,办公桌上已经堆了整整七个空烟盒。

最后,他下定决心不撤退,反而选择主动出击,直接攻打敌军在西边的队伍,打算用进攻代替防守,来个出其不意的“声东击西”。

他亲自到前线坐镇指挥,原本在南岸的两个营突然调转方向,朝西边发起猛攻。这一招出其不意,把对面的部队给唬住了。敌人摸不清张万年的意图,整个部队都不敢轻举妄动。

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,天快亮了,增援的队伍也顺利赶到,成功渡河登岸。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夜,张万年总算松了口气。浑身疲惫的他准备返回身后约100米处的高地指挥所,打算稍作休息。

突然,指挥部那边传来密集的枪炮声。秘书急匆匆跑来向张万年汇报,说有一支敌军特工小队带着武器袭击了指挥车,车上的译电员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。

张万年正为针对越南军队的突袭行动感到满腔怒火,突然电话铃声响起。他拿起听筒,对方是军长褚传禹,连续两次急切地问道:“张万年在不在?”

张万年刚回应完,没想到军长接着又追问了一遍,这让张万年心里直犯嘀咕。

褚传禹一听到是他的声音,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。他赶紧说道:“越南那边的电台正播着呢,说他们的特工队把‘铁军师’的指挥部给一锅端了,还说你张万年也被他们抓走了!”

张万年气愤地说:“这些小子满嘴胡言乱语!”

军长接着问他现在在哪儿,张万年回答说自己在离指挥所大约一百米远的河边。军长一听就火了,批评他不遵守命令,到处乱跑。

张万年半开玩笑地回应道:“军长,我要是没在这儿瞎折腾,越南那边的广播说不定还真应验了呢。”

张万年虽然还在跟军长说笑,但这次事件确实让他对越南人火冒三丈。之后的战斗中,他亲自上前线指挥,用奇招制胜,连续四次击败越军,打得对方又气又怕。越军在多处挂出标语,喊着"消灭127师,活捉张万年"的口号,可见对他的忌惮。

由于在越南战场上表现出色,他在1993年的授衔仪式上荣获上将军衔,成为中国第二代新生将领中的杰出代表之一。

2015年1月14日,张万年因病去世,在北京离世,终年87岁。